标题:电影人物情感中的粉酒意象
章节概要
- 三峡好人中的韩三明:描述韩三明的处境、来重庆的目的以及他在寻找前妻过程中的遭遇,他虽贫穷但仍带着诚意,且提到他在经历挫折后选择留下来打工等待。
- 山河故人中的张静生:讲述张静生青年时的爱慕虚荣,以及数十年后移民澳洲看似生活优渥却形单影只,家中粉酒似乎诉说着他对过往朴实关系的遗憾。
- 贾樟柯短片中的粉酒:阐述在贾樟柯讲述的短片里,粉酒串联起家乡年少时光和漂泊半生,粉酒的味道包含着多种情感,且提及在中秋将至时,粉酒相伴下人们对团聚情感的感悟。
详细内容
他租了一个一天只要一块二的床位,是木板床,枕头是发黑的,被子床上散落很多人的衣物,说明晚上他不是一个人睡。不过他也只有一袋行李,刚到这里的时候有劫匪搜过他的东西,他包里没有第二套衣服,只有一个罐子、一个瓷杯、一支牙刷、一包烟,连劫匪也忍不住说“哎呦,穷鬼”。他手上有一块便宜表,却从来都把表盘往里戴,也许是怕磕坏了。他是《三峡好人》的主角,煤矿工人韩三明,他辞了工,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山西来重庆寻人,找不到便住下,在陌生的地方边打工边寻人。他为人木讷沉默,在被抢、被坑、被打的时候都不会有高亢情绪,就像早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变得麻木淡漠。在他脏兮兮的大包里还藏着一个小一点的黑色皮包,他来重庆是为了寻找自己16年没有联系的前妻和孩子。在去找前妻家人的时候他就把这个皮包带上了,当他见到前妻的哥哥(第一次见面的大舅子)对他没好气,只说妹妹外出打工要等她回来,其他一概不知。两家没有感情,韩三明和前妻是买卖婚姻,后以公安解救他收尾。现在韩三明只想见一见孩子,却闹起了矛盾,被大舅子的手下踹了几脚,他只好选择离去。可是在临走前他还是从包里拿出了两瓶酒,说“那时候老家的酒,你们就留着喝吧,我不去你家,我不回你家”。他就这样举着两瓶粉酒,一直举着,谁也不知道他此刻心里在想什么,也许如果对方不收,他就不会放下,就像他往后的选择,他在一块二一天的床板上住了下来,和室友一起做起了拆迁工人,每天流一身汗,中午和傍晚,吃很多面条,喝很多水,他一边打工一边等待,没见到前妻,他就不会走,这酒是他千里迢迢从老家带过来的,是为了证明此行的诚意,他虽穷却仍愿意修补关系。
贾樟柯的电影里总有这样的人物,寡言少语、不苟言笑,但他们心里不为人知的情感,贾樟柯会用许多物替他们说。《山河故人》里有一个张晋生,青年时总是嘻嘻哈哈的显摆身上穿的是昂贵的皮衣皮鞋,开的是一辆红色的外国车,那时他总觉得国外的才够奢华、够排面,甚至给儿子也取名为道乐。但二十多年后移民澳洲的他虽然住的是豪宅,用的是高科技,但此时的他,手里捧着再老实不过的茶杯,总是形单影只地踱步。在他家中的桌上有一瓶粉酒,这瓶酒却很奇怪。如果张晋生想借酒思乡,他的经济能力还是可以供他选择昂贵的粉酒,就像家乡宴请时会摆上桌的那种。但他却选择了这种实惠款的粉酒。在电影里,这种粉酒上一次出现,是张晋生和青年时的好友绝交的时刻。那时他到自己刚买下的煤矿,去找在那工作的好友,他说让好友做公投,想让好友放弃和他争抢同一个女人,可好友不肯被收买,他便恼羞成怒将好友开除,从此便失去了这份友谊。而到了数十年后的这同一款粉酒似乎也诉说着他心中对过往朴实关系的遗憾。
在最近贾樟柯讲述的一则短片里,他也把在家乡的年少时光和后来的漂泊半生串联起这些片段的也是这瓶记忆中的粉酒。高粱的味道是儿时牵着母亲的手,是看见亲人为欢聚举杯时弥漫在空气的酒香,入口短暂的辛辣是第一次长大离家时的不舍忐忑,回甘后的醇厚是即使游走四方内心也仍笃定,因为这份味道始终如同锚点指引着回家的方向。粉酒的意义不止思念,更关乎团聚。中秋将至,也许比起过往如今的仪式感越来越难营造,结尾也看似慢慢变淡,但聚在一起的心情却愈发浓烈,因为我们开始更懂得来之不易的互相贴近的珍贵,这些时刻粉酒也始终相伴。
总结
这段文字以贾樟柯电影中的人物韩三明和张晋生为例,阐述了粉酒在这些人物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并且延伸到贾樟柯短片中粉酒对家乡情感的串联,表达了粉酒与人物情感、团聚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反映出贾樟柯善于运用物品来表达人物内心深处情感的创作特点。